杨德龙:这轮牛市最主要特征 叶国英:历史罕见现象
导读: 1 桂浩明:不要忘了B股的存在 由于历史原因,中国股市的构成是比较复杂的。就以股票的计价方式来说,不但有人民币普通股票,也有人民币特种股票,前者统称为A股,后者则称为B股。A股自然是以人民币计价的,而B股则以外币计价。其中,在上交所上市的B股以美元计价,在深交所上市的B股以港币计价。 现在,大多数投资者可能已经不太了解B股了。其实,它存在的历史并不算短。早在1992年,就发行了第一只B股,而那时A股也还刚刚走出“老八股”时代。 当时,之所以在证券市场刚起步时就推出了B股,主要还是为了吸引外资进入市场,即扩大金融开放的程度,同时也以股权形式引进外资。 在那个年代,股票的发行还采取计划性极强的额度制,扩容节奏很慢。与此同时,实体企业在与外方合作方面,也遇到很多阻力,外资流入的渠道不畅,而让符合条件的公司面向海外投资者发行特种股票,被认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。 于是,从真空电子(云赛智联的前身)开始,沪深交易所陆陆续续发行了一批B股。其中,不但有已发行了A股的上市公司,也有并没有公开发行A股而仅发行B股并上市的公司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,B股的发行与上市出现了一个小高潮,沪深两市共有上百家B股公司挂牌,俨然成为当年股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 不过,在此以后,随着在香港联交所发行H股机制的建立,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选择到香港发行股票并上市。由于香港是国际三大金融中心之一,有着很强的资金配置能力,加上相关制度健全,因此在港交所发行H股并上市,较在内地发行B股并上市不但效率更高,而且估值也更为合理,流动性也能够得到保证。于是,选择B股上市的企业也就越来越少了。进入到21世纪初,B股的发行也就基本停滞了。 现在来看,B股作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进行实践的产物,的确带有较大的缺陷。无法持续吸引海外投资者,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制度等因素,在当时的条件下很难克服。因此,随着海外投资者的退潮,监管部门也把B股向内地居民开放,从而形成了现在这种以内地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局面。 客观而言,由于B股吸引外资股权投资的功能基本被H股所取代,加上流动性不足,因此其作为过渡型市场的作用已经基本失去.(金融投资报) 中财网
![]() |